我知道会点开看这篇文章的都是什么人,所以开头就不用“您是否曾感到XXX”的排比句式激起共鸣、揭你们伤疤啦。本文整理我在战拖生涯里的所听所闻所想。
首先有必要简单定义一下拖延症。说到它,很多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做事慢,因而怀疑自己或他人是拖延症患者。做事慢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常见的有完美主义者:考个试检查几十遍不敢交,下盘棋思来想去不落子,写个稿子一直改到deadline,画幅画一笔一刷直到死…… 想想就可怕,还好我们在这里不讨论他们。我们讨论的拖延症是:把应该马上去做的事拖着不做,而改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同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一步阻止自己去做事的情况。
我应该马上分享我的战拖策略,但我还是想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看别人写文章How之前总要Why一下,所以我们来强行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拖延症呢?开脑洞一分钟…… 尤里卡!之前听加州大学的公开课《Learning How to Learn》时教授提到,做不情愿做的事,大脑负责“疼痛”的区域会兴奋。原来拖延症就跟打针一样,明知道那一针可以治病却还是忍不住躲着它。进化给予生物一大特征就是:趋利避害。如果哪个生物总是在给自己制造疼痛(简称作死),那也不会繁衍至今对不对?所以我们逃避疼痛,逃避不情愿做的事,拖延症状就产生了。总结一句话,我拖延我有理,这是进化决定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好像拖延症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特别明显?父辈祖辈在我们心中可都是劳模形象!解释这点,我们需要反思我们跟先辈有什么差别:除了我们被更多诱惑包围外,有个重要区别是我们的工作种类不同。这不是废话:我们的祖先很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甚至追溯到农耕文明之前,都是原始人。他们的工作是和生存紧密联系的。他们不及时耕作、不努力狩猎,就会饿死。回头看现代人的工作——真的太抽象了!我真的没法从面前的文稿和电脑屏幕里嗅出食物的芬芳。我们“体面”的工作远离了生存刚需。拖一天写完文档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生存。这时大脑里趋利避害的原始本能说: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拖呢?
终于到了分享战拖策略的环节。其实我想说,战拖的方法就藏在它的定义里——你不需要做什么,你只要知道什么是拖延症,就完成一半了。我们复习一下定义,着重注意最后半句话:把应该马上去做的事拖着不做,而改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同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一步阻止自己去做事。我们想办法不产生心理压力不就成了吗?方法是:投降!我们是无法战胜拖延滴,但是我们可以调节心态:拖延症不是病!它是本能!我拖我有理!天底下几十亿人陪着我们拖拖拖!不用自卑!不过如果你非要说拖延症是病的话,医学上似乎也是承认的,但这个“拖延症”是指那种心理压力大到奔溃出现幻觉自杀那种可怕晚期,你不至于吧?
除了向拖延症屈服以外,还有一些方法能让我们感觉更舒服:想想啊,既然成因是由于我们做不情愿做的事,那我们就做自己情愿做的事呗,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我自己就很幸运,选对了大学专业,一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一天我甚至发现困扰我整个中学备考时期的拖延症完美自愈了!正当我忙着和别人分享胜利成果时,突然发现做一些乏味的事务时,又开始进入老状态。这证明了兴趣的力量吧,千万不能小觑兴趣,跟随你的心往往能让你事半功倍。
推演兴趣疗法,我们还能得到另外的启示。我们对每一件事的喜欢程度(或讨厌程度)不同。相比于考试,我更喜欢上课,相比于上课,我更喜欢敲代码,相比于敲代码,我更喜欢睡觉,相比于睡觉,我更喜欢看电影。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喜欢链条:
考试 < 上课 < 敲代码 < 睡觉 < 看电影
我们面对着链条某一环节时,更愿意做这个环节后面的事(不一定是最后)。要上课了,让我看电影是相当不错,但让我睡觉,我也会很开心,让我不去上课敲代码的话我也愿意。这就是为什么到了考试复习月,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对除考试外的很多其它事物充满了兴趣,但到了放假(到了链条尾端),又开始嫌弃那些爱好。有意思的是,看着这个链条,斯坦福某位教授竟突发奇想,发明了“结构化战拖”法,思想就是多件事相互拖延,构成了一条合理的拖延链,帮助自己完成其中的某些事务,并因此荣获了“搞笑诺贝尔奖”。听起来确实有那么点不靠谱,但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不是吗?
下面分享一个比较正经的、让我受益颇多的方法:下一步行动。这个方法来自于哪里我已经记不得了,感觉我是把很多人提的建议归纳起来得到了这个方法(这个名字似乎来自于GTD?)。下一步行动的大致思想就是把一项复杂任务拆解成明确的任务,对于每个明确任务我们再确定一个容易上手的下一步行动。比如对于我们经常提及的“锻炼身体”这个复杂工程,我们可以分解成“跑步”、“肌肉训练”和“心肺功能训练”三项较为具体的任务。对于“跑步“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就可以是”穿上跑鞋“。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抽象活动具体化的过程,因为活动越具体、越短、越接近自己的身体的基本技能,我们就越不容易”痛苦“,就越不容易拖延。如果说”跑十公里“会勾起你痛苦的回忆导致你在门口犹豫,那么”穿上跑鞋“就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下一步行动。穿上跑鞋后面我们该干什么呢?后面是不是还要有“开门”、“下楼”、“压腿”等等一系列操作?答案是:一般不用考虑。我们通常只关注第一个下一步行动,因为后面的事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就像穿衣服,我们只需要把一只胳膊插进袖管,后面的活动便会行云流水般完成了。
当然有些事并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一个下一步行动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发生”。这是因为我们划分不够细腻:我们把刷牙当作一件事去做,第一步行动是挤牙膏,然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刷牙;如果我们把整个早起准备的过程当做一件事去做,希望自己下床之后,洗漱、做早餐、吃早餐、化妆整理等一系列流程自然而然地发成,那就太困难了。
但办法还是有的。我们不能自然而然是因为没有那个习惯,或者说没有那么大尺度的习惯。但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上个月看指导员的时间管理视频,提到“晨起仪式”,就是一种习惯养成的好方法。核心思想就是固定早起准备的每一个步骤和消耗的时间(所以我猜测这里的“仪式”就是”雷打不动的例程”)。在使用了这个方法后,我体会到一些好处:因为每个步骤都是之前确定的,所以减少了选择和犹豫的时间。每次选择和犹豫其实都在挑战自己的意志力,所以固定步骤可以释放意志力,这点对我这种意志力薄弱的人特别有用——我相信系统,不相信自己,系统是稳定的、科学的,自己是情绪化的、容易松懈的。
当然晨起仪式还有更明显的好处:从起床到出门的时间变短了,而且对这段时间的长短有了概念!我们往往对时间没有概念,总感觉时间还长,可以懒一会儿。如果我知道早起准备需要的时间,我就可以根据出门时间精确地设定我的起床时间。到了这个点,我就知道自己不能再懒床了,不然就一定会迟到——就像祖先们知道自己不及时播种、狩猎就一定会饿死一样,根本没有胆量拖延。
类似“时间还多”、“这事好办”,我们很多乐观的错觉会成为我们做计划时的陷阱,所以对自己的了解很重要。我一般在清晨用崭新的状态尽量科学地做一天的计划,选择几个重要的任务,估计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开销,并排列起来。然后在大脑中将今天的流程过一遍。过完了有时就会感叹:原来一天这么短。有时会觉得今天的任务特别多,又没法做减法,只好把这一天过得小心翼翼。我觉得这个在大脑中提前“过”一天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晚上睡觉前突然发现自己一天没做什么事的惊悚感。
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做。老生常谈之言,往往就是改变的关键。就这一条,能让工作变得更加舒心。有时我们拼命工作了很久,成就感是有,就是觉得不踏实。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开始怀疑:手头的这件事真的重要吗?在真正埋头苦干之前,战略性地提取最重要的事去做,可以让我们工作过程中心态更加健康。我们知道自己每走一步都是在靠近更好的自己,所以充满动力。如果不把最重要的事最先做,我们不仅会怀疑自己的努力,有时甚至让我们一事无成。因为我们最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具有挑战性的,我们如果不能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抢先爬上这座高山,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信心想去征服它了。就像之前我看书有个习惯,一本书的核心内容普遍很难理解,我会先把前言、背景看了,直到有个地方卡住了,我就会翻过去,提前把后面一些轻松一点的总结、展望内容看掉,把核心部分留着最后集中精力啃,幻想着能农村包围城市。可事与愿违,大部分的精力耗在非核心的部分,在没有力气去啃核心了。同时,跳过核心去看后面的内容有时就像搭建空中楼阁,一本书翻下来,收获甚微。
另外再记录一点我在《巧学助我上清华》这本书里看到的内容和网上的解读。怎么会看这个?还不是为了我两个正在上中学的侄子:(
- 理论一:今天的作业 明天做比较枯燥;明天的作业 今天做很有动力,也趣味十足.
- 理论二:延迟奖励
解读:理论一是说今天就开始做明天的事情,轻松且正能量方面(自信心)加成,这是好学生不断滚雪球一样滚得自信心越来越强大的学习技巧; 理论二是说,当可以休息时(奖励),你却不松懈继续努力,这是不断超越的王道理论.
关于战拖差不多记录完了。最后我想说拖延有时也是优势。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deadline强大的推动力,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临门一脚。另一方面,我们有时真的需要等等看: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着积淀。特别是对于一些不靠谱的事,你一定不想看到自己提前做了一半,突然老板说不做了这种情况发生吧。什么时候该等待,这真的需要智慧,甚至自制。
拖延症不是病,是我们的原始本能被这个时代的工作类型放大了。我们不应该为此懊恼,压抑本性,而应顺水推舟。这就是我对拖延症的理解。